忽然想到——“到此一游”
□ 陈四益 / 文 黄永厚 / 图
一
一个中国孩子到埃及旅游,在卢克索神庙的石刻上写下“某某某到此一游”。此事引起轩然大波,觉得太丢中国人的脸了,太没素质了。指责,当然义正词严,但值得思考的是,一个未成年的孩子,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;若说 “太没素质”,又是怎样造成的?
二
其实,类似的事情在“我们祖国”毫不足奇,名山大川、文物古迹、道观庙宇,墙壁上、山石上、廊柱上乃至树干上,几乎随处可见这类或写或刻的张三李四“到此一游”。孩子们司空见惯,不以为非,也来模仿一下大人的作为,在他不过觉得“大人动得,我也动得”。所以在责备孩子之先,是否应当先检讨一下,我们中国的大人(或曰成年人)为什么会给孩子作出这样的“楷模”?
三
我们的旅游胜地对这些乱写乱刻,似乎没有什么严厉的阻止措施。偶或看到 “请勿在此乱写乱画”的标牌,也显得三分温柔七分无奈,恳求多于禁止,更没有立法禁止这类破坏的措施。对涂写损毁历史文化遗存的行为,处罚力度还不及从图书馆的书上撕下一张图片。
那缘由,大约是将“旧物”的保护视为怪异。北京市对梁(思成)林(徽因)故居的“保护性拆除”引起过轩然大波,一位中央大报的老总竟不知这姓梁和姓林的是“何方神圣”,更遑论他们的故居是否应当保护了——照他们的想法,这些都要保护,哪来“旧貌换新颜”?“拆哪”!好像比保护更有文化。比起这种大规模拆除,几个“到此一游”真是小巫见大巫了。所以永厚先生没有喊“救救孩子”,而喊出了“救救爷爷”!
四
如果追溯历史,“到此一游”似发轫于“题壁”,至少唐宋以降,曾是一种风习。那时,读书人都会写点诗词,但写了却没有发表的处所,流传的方式只有辗转传抄。受追捧的,可以弄到“洛阳纸贵”;不受追捧的,恐怕也就一二知交自娱自乐了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。情动了,就想让人知道,于是酒楼、驿舍、道观、庙宇的墙壁,每每充当了作者们发布诗词的场所。一些千古名句就这样传承下来。崔颢的“昔人已乘黄鹤去”,苏东坡的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,就分别是题在黄鹤楼与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的。李白到黄鹤楼,看到崔颢的诗,叹道:“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”,成了文坛佳话。苏东坡诗佳字好,这首题壁诗也成了庐山旅游必有的谈助。所以名家的题壁,曾不断丰富了旧日遗存的文化内涵。
五
题壁的,当然未必都是大名家。宋代一位姑苏女子,远嫁他乡,在歇脚的村店壁上,题词一阕,有“肠欲断,意悬悬,北头何处是乡关。临妆莫遣红颜照,收拾菱花把剑弹”之句,因其离愁别绪感人,被记入书中,此女名虽不传,词却传了下来。
另一位后蜀孟昶的侍妾,就是那个吟过“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”的花蕊夫人,押解途中,于葭萌关驿站壁上,也题过半阕小词,道“离恨绵绵,春日如年,马上时时闻杜鹃”,因押解者催促上道,不曾写完。瞬息繁华如云烟过眼。当时骄奢淫逸,不惜民命,及至临灭国而增怨,闻杜鹃而伤怀,不亦晚乎!只能算“亡国之音哀以思”了。
题壁成为一时风习,题写诗词的水准自然参差不齐,那些村野小店对此未能久存,因此能藉此流传的极少。古人笔记中就有记载某村店壁上的题壁词,待到有人前去寻访,连村店也已在断烟荒草中了。施耐庵写《水浒》,让落魄囚徒宋公明在浔阳楼壁上题了一词一诗,惹下天大祸事。那诗词自然是做小说的代言,但也可作为题壁风习的一个佐证。
六
因为题壁成了一时风雅之举,故连识字不多、水准不济之徒,也往往要在壁上“秀”上一把。结果让人倒足胃口,成了对文化遗存的亵渎。安徽当涂采石矶(今属马鞍山),有李白墓,虽是衣冠冢,却因传说李白在此入水捉月而死,名噪一时。白居易即有“采石江边李白坟,绕田无限草连云。可怜荒垄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”之诗。但后来到此凭吊者,都想附庸风雅 ,令人哭笑不得。看不过去的人,写诗相嘲:“采石江边一抔土,李白诗名耀千古。来的去的写两行,鲁班门前掉大斧。”
这些“掉大斧”的,总算还能诌上几句,更有连几句打油也不能的,就只好耍弄“到此一游”的把戏了。吴承恩作《西游记》时,写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去,到了五根肉色柱子下面,以为已经跳出了如来手掌,便拔根毫毛,吹一口气,化作一管浓墨双毫笔,在柱上题道:“齐天大圣,到此一游。”题毕,还在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。这可真算神来之笔,他大约也不满于这些“到此一游”的涂鸦,所以才把猴尿拿来配搭。可惜许多人未必读《西游记》,即便读了也未必注意到这猴尿的谐谑,所以猴尿照旧到处在撒,弄得孩子也看样学样,令人伤怀。
七
随着文化的变迁,到了今天,能做像点样子诗词的已经不多。陈子展先生曾慨叹连大学中文系的教师也很少能写像样的诗词,其他更无论矣。不但诗词不能做,就是写字也因打小儿缺少训练,不成模样。平民如是,“达官贵人”也无二致,不过因为位高权重,照样有人吹捧,还要开研讨会,还要树碑刻石,徒然流为笑谈。倘再以各色的“到此一游”配搭,不免令人长想吴承恩那一谑。
八
风习是要随着时代改易的。诗词一道虽已衰落,但好之者仍不妨好之。好在现代资讯发展神速,有感而发者,不但可以在报刊上发表佳作,还可以在博客、微博、微信上发布,与人共享;就是“到此一游”,也可以手机拍照,传送、转发,与人同乐,比那干巴巴、湿乎乎的“到此一游”,不知要生动多少。
美景今已无多,旅游者又云屯山积,如果都要去涂上几笔,难免祸延木石。有人倡议建一堵墙,专供涂鸦,意在疏导,但我担心若今日涂鸦,明日覆盖,平添了许多纠纷与麻烦;倘若每天上万、十数万、数十万游客都要留题,要建多少墙才能满足涂鸦的需要?建墙之事,只怕难行。
每一时代,要有每一时代的旅游文明。有了互联网,有了智能手机,写字、摄影、留言、作诗都很便捷,何必定要涂那些“到此一游”?
九
对于人文的或自然的文化景观,都说是民族的瑰宝,是不可用金钱衡量的物质的与精神的财富。讨论对这些财富的爱惜,便不能不回溯一下国人的财富观。
我们中国,大概是最早喜欢讲“公”的国度。《礼运?大同篇》说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从那时起, “天下为公”就成了不曾中断的说辞。洎乎近世,孙中山讲“天下为公”,毛泽东讲“毫不利己”。但是,讲归讲,这“天下为公”却闻之弥近,望之弥远,好像真应了:越是说得欢的事,越是做不到。
其实,我们自古都把天下看作帝王的私产,帝王不但富有四海,就连国家政事,也当做“陛下家事”。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,那些自然资源,人文景观,当然也都是帝王的私产。在“私产”上涂涂抹抹,谁也管不着也不敢管。清代乾隆,就有此好。就是到了当代,官当大了,也就觉得有资格到处留题。上行下效,难于禁绝。
十
小民百姓自然没有王者的气魄,不敢“要怎样,就怎样”。但他也有另一种心理。既然这东西不属于我,它的好坏也同我无关。如果这东西归他所有,是绝不会在上面乱涂的。试看出没于鉴宝、寻宝一类节目中那些小心翼翼捧着“宝物”的藏宝者,谁会在属于他的“宝物”上涂写刻画?只有在他看来不会属于他的东西,才不知爱惜,甚至有一种破坏或显示也曾拥有的冲动。阿Q所谓“和尚动得,我动不得”的心态亦属此类。
十一
在全体国民中树立起爱护国家各种文化遗存的习惯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需要相关的立法,需要从上到下的守法,需要对中华文化瑰宝的敬畏,更需要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。不是一阵声讨,或一个妙方儿便能奏效的。
十二
如果从上到下缺少对文化的敬畏,缺少理解,缺少尊重,“到此一游”恐怕难于断绝。即便可以大洒金钱弄出一些金碧辉煌的文化赝品,也并不就是软实力的提高。“到此一游”,似乎给我们的“文化自信”或“文化自炫”泼了一瓢冷水,令人清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