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地集体所有是“三农”底线
文│贺雪峰农地并非无人耕种温铁军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调研,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,就是土地自由交易必然导致土地的集中,大量失地农民进入城市,却难以在城市体面完成劳动力再生产,落入到城市贫民窟中,成为反对秩序的重要力量,也构成了这些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基本力量。他甚至发现,诸如印度、拉美等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中国家,国内普遍存在以获得土地为目标的游击队在进行着的武装斗争。相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,我国政治...
View Article中国的创新到底缺少什么
中国的创新到底缺少什么文│刘道玉(武汉大学原校长、教授,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,本刊委)我国创新理念滞后如今,全国掀起了一股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宣传的热潮。其实,关于创新的话题这已不是第一次了,大约在1998年5月,当时已经头一次提出: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”那时,大多数中国人对“创新”一词比较陌生,这个口号给人们以新鲜的感觉。于是,全国各地有关创新的宣传铺天盖地...
View Article“一生儿爱好是天然”——如何解读《牡丹亭》
黄天骥,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,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,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导,本刊编委。因情成梦,因梦成戏《同舟共进》:汤显祖被称为“中国的莎士比亚”,四百年来其戏曲演出历久不衰。相比而言,汤、莎两位戏剧巨匠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?黄天骥:汤显祖的代表作是“临川四梦”。其中,《紫钗记》《南柯记》《邯郸记》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,而《牡丹亭》水平很高,要深刻地体会是难以做到的。《牡丹亭》与汤显祖的其它剧本不同,...
View Article在历史的大脉络中解读孙中山
文┃马勇(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、教授、博导)“反抗”并非早年孙中山思想的主流1880和1890年代,对清朝来讲是一个发展得不错的时代,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随之也出现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。晚清通过政府垄断市场及其它资源,让整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得到迅猛发展,此即所谓的“现代化后发优势”。这时的孙中山是一个体制内颇具想法的改革者,我们现在读材料,会发现直到1894年6月《上李鸿章书》之前,是...
View Article